跳到內容

日本PFAS問題的現狀與課題:認識「永久化學物質」

前言

近年來,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PFAS因對環境和健康的隱憂而受到全球關注。在日本,公共廣播NHK也開始報導這個問題,但對於一般民眾來說,理解專業解釋和微妙的細節可能並不容易。本文將詳細解釋PFAS是什麼,為什麼它被視為問題,以及日本特有的情況。

PFAS是什麼:基本理解

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是指具有碳氟鍵的有機氟化合物的總稱。從化學角度來說,它具有烷基(由碳和氫組成的分子鏈)中的氫原子被氟原子替代的結構。

這個定義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各研究機構和監管機構使用的定義略有不同,被歸類為PFAS的化合物據說有數千到數萬種。因此,當我們在日常對話中談論PFAS時,將其理解為「具有碳氟鍵的人工化合物群組」比較實用。

為什麼PFAS引起特別關注

與其他化學物質相比,PFAS引起特別關注的原因有幾個:

1. 驚人的分解抵抗力

PFAS最顯著的特徵是其驚人的分解抵抗力。碳與氟的鍵結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強的化學鍵之一,這種鍵結的強度使PFAS在環境中非常穩定。因此,一旦釋放到環境中,自然分解過程很難使其分解,視環境條件而定,可能會在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時間內不分解而持續存在。

2. 不存在於自然界的人工物質

氟元素本身存在於自然界,但具有碳-氟鍵的PFAS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完全人工物質。這意味著我們環境中存在的PFAS都是由人類活動產生和釋放的。自然界的循環系統不適應處理這類物質,因此一旦釋放到環境中,就會長期循環。

3. 高移動性和生物累積性

許多PFAS化合物易溶於水,這增加了它們在環境中的移動性。它們可以通過水系統廣泛擴散,污染飲用水源。此外,某些PFAS具有在生物體內累積的特性(生物累積性),引發它們可能通過食物鏈濃縮的擔憂。

PFAS問題的兩個面向:環境與健康

PFAS問題大致可分為環境和健康兩個方面來考慮。

環境問題方面的PFAS

作為環境問題的PFAS層面幾乎被所有科學家認可為明確的問題。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未被分解而在環境中持續存在數代的事實,本身就提出了嚴重的環境倫理問題。自然界循環系統無法納入的物質持續累積對生態系統的長期影響尚未完全理解。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PFAS已在極地和深海等遠離生產地的地方被檢測到。這表明全球生態系統已經受到PFAS的影響。

健康問題方面的PFAS

關於健康方面的擔憂情況更為複雜。特別是廣泛研究的PFOA和PFOS,科學上已暗示了幾種健康影響:

  • 對免疫系統的不良影響(如疫苗效果降低)
  • 對肝功能的影響
  • 膽固醇水平升高
  • 對甲狀腺荷爾蒙的影響
  • 孕婦高血壓風險增加
  • 低體重兒風險增加
  • 與某些癌症的關聯(如PFOA與腎癌)

然而,關於這些健康影響,在什麼濃度下會產生多大影響,長期低濃度暴露的影響是什麼等問題仍在研究中,許多方面尚未得出確定性結論。此外,PFAS有數千種,但只有少數物質的健康影響被詳細研究。

日本PFAS問題的特徵

焦點特定PFAS

日本的PFAS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種類型:

  1. PFOS(全氟辛烷磺酸):主要用於泡沫滅火劑和撥水劑
  2. PFOA(全氟辛酸):用於氟樹脂(如特氟龍)製造

除了這些,最近**PFHxS(全氟己烷磺酸)**也被加入監管對象。

日本的監管狀況

日本對PFAS的監管正在逐步推進:

  • 2010年:根據POPs公約開始監管PFOS(被指定為化審法第一類特定化學物質)
  • 2021年:開始監管PFOA(同樣被指定為第一類特定化學物質)
  • 2022年:PFHxS被加入監管對象

然而,這些監管原則上意味著禁止製造、進口和使用,但對於難以替代的某些用途仍有例外允許。此外,環境標準和飲用水標準相較於美國等國家被指出設定較為寬鬆。

日本PFAS的來源與污染狀況

來源特徵

日本PFAS的來源呈現特徵性模式:

  1. PFOS污染:日本主要氟化學製造商(如大金工業、AGC等)沒有PFOS的製造記錄,因此日本檢測到的PFOS多來自進口產品。特別是美軍基地周圍的河流和土壤中,含有PFOS的泡沫滅火劑傾向於被檢測出高濃度。
  2. PFOA污染:PFOA在國內有製造歷史(但在2015年前已停止製造),製造工廠周圍的河流和土壤中傾向於檢測出高濃度PFOA。氟樹脂製造過程中的使用被認為是主要來源。
  3. 二次污染源:用於移除PFAS的活性炭未被適當管理,而被放置在室外,因雨水等再次流入環境中的二次污染案例也有報告。這是展示PFAS對策難度的一個例子。

調查研究的進展

近年來,日本各地的河流、地下水和自來水中檢測到PFAS(特別是PFOA和PFOS)的案例有所報告。國立環境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調查也在進行,全國污染地圖的製作也有嘗試,但尚未進行充分的全國調查。

日本媒體報導的特徵與課題

日本PFAS問題的報導呈現幾個特徵性模式:

  1. 強調健康影響:報導集中在PFAS對人體的影響,「危險物質」的形象被強調。
  2. 通過與美國比較批評監管:指出日本的標準值和監管相較於美國寬鬆,批評政府回應遲緩的內容較多。
  3. 缺乏環境問題視角:PFAS長期存留於環境中的環境倫理問題層面較少被強調。
  4. 集中於特定物質:討論集中在PFOA和PFOS,幾乎不報導其他數千種PFAS物質。

這種報導傾向可能只強調問題的某些方面,妨礙全面理解。

世界與日本PFAS監管方法的差異

預防原則 vs 科學證據主義

在PFAS監管方法上,全球大致有兩種流派:

  1. 基於預防原則的方法:由歐盟國家和部分美國州採用的理念,採取「有疑慮就監管」的態度。即使沒有充分科學證據,若有嚴重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就預防性地進行監管。這種方法將PFAS視為「物質群」,推動統一監管。
  2. 基於科學證據的方法:日本主要採用的理念,採取「只監管科學上確認有影響的物質」的態度。這種方法傾向於在每種物質有充分科學證據前推遲監管。

日本的監管被評為落後於全球趨勢的背景是這種監管理念的差異。

全面監管的國際趨勢

歐洲正推動「整個PFAS物質群」作為監管對象,美國環保署(EPA)也表示將加強飲用水中的PFAS監管。另一方面,對特殊用途(如醫療設備和特殊工業用途)設置例外,體現了實用性和安全性平衡的方向。

未來課題與展望

為妥善應對PFAS問題,日本需要解決以下課題:

1. 全面調查與資訊公開

進行全國PFAS污染調查並透明公開結果很重要。目前的調查多限於特定地區或特定物質,整體情況難以掌握。

2. 改善風險溝通

清楚區分目前科學認知所知和未知的部分,並向公眾傳達很重要。需要在不隱瞞不確定性的同時避免過度引發恐慌的細緻風險溝通。

3. 考慮預防性方法

不等待完全科學證明,對可能有嚴重不良影響的情況採取預防性措施的態度也是必要的。特別是有替代物質的用途,可考慮更積極的監管。

4. 支持替代技術開發

支持開發替代PFAS的安全物質或技術也是重要課題。日本可能利用其技術實力在開發環境負擔較小的替代技術方面引領全球。

5. 加強國際合作

PFAS問題是單一國家無法解決的全球環境問題。在國際監管協調、資訊共享和聯合研究等方面,需要更積極的國際合作。

結語

PFAS問題提出了我們與化學物質共存時的困難課題。在追求便利性和功能性的同時,如何評估和處理對環境和健康的長期影響—答案並不簡單。

然而,認真面對這個問題,積累科學知識的同時,融入預防性視角尋求平衡的應對方法很重要。在考慮日本特有情況的同時,從全球視角解決問題是必要的。

PFAS問題是考驗我們社會如何與化學物質相處的重要試金石。